“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”系列解读 | 第九期: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

发布日期:2025-05-22点击:[]

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工作作风问题。党的工作作风是党的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,主要体现在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、干部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,直接关系党的形象与公信力,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,关系到党的兴衰成败。2012年12月4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,审议并通过了《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、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》,这是党的十八大之后的第一个党内法规,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。2013年1月22日,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,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,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,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,任其发展下去,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,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、失去血脉、失去力量。

一、工作作风体现党的性质、宗旨

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,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。干部作风是人民群众观察评价党风的晴雨表,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的直接反映。

中央苏区时期,中央机关领导“每天节约二两米,使前方红军吃饱饭,好打胜仗”,群众传唱“苏区干部好作风,自带干粮去办公;日着草鞋干革命,夜走山路访贫农”,生动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。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,带领人民建立了新中国,其中重要一条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,最终“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”。

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。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始终同人民在一起,为人民利益而奋斗,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。”今天,中国共产党要继续长期执政,必须高度重视党的工作作风问题。自觉做到时刻不能脱离人民群众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,永远不能骄傲自满、始终艰苦奋斗,时刻防范糖衣炮弹、永葆政治本色。

面对长期执政中出现的工作作风问题,必须敢于斗争,牢记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。不正之风一旦滋生,往往不是个别现象,而是群体性蔓延;不是偶尔为之,而是经年累月;不是相互警醒,而是彼此纵容、麻木。党员干部绝不能陷入团结同志靠吃喝拉拢、招商引资靠酒足饭饱、开展工作靠你好我好的庸俗工作作风。“千丈之堤,以蝼蚁之穴溃;百尺之室,以突隙之烟焚。”我们要充分认识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,决不能掉以轻心、听之任之,要持之以恒抓好改进工作作风各项工作,把要求落实到每一项工作、每一个环节之中,建立健全管用的体制机制,自觉接受群众评议和社会监督。

二、工作作风展现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底色

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,体现着干部的责任和担当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江山就是人民,人民就是江山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、守江山,守的是人民的心。”中国共产党改进工作作风就要发扬钉钉子精神,承担起该担负的责任,认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的政治根基。

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害死人!1933年8月,毛泽东同志在《必须注意经济工作》一文中说:“动员群众的方式,不应该是官僚主义的。官僚主义的领导方式,是任何革命工作所不应有的,经济建设工作同样来不得官僚主义。要把官僚主义方式这个极坏的家伙抛到粪缸里去,因为没有一个同志喜欢它。”

党的十八大以来,中央和地方查处的典型案件中,时刻提醒着我们党的工作作风必须扎实,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会带来巨大的危害。有的地方的党员干部、公职人员没有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真正放在心上,搞形式、走过场,放任本职工作不管不顾,失职渎职,放任分管领域的安全隐患长期存在,甚至视而不见,最终酿成事故。有的地方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用心、不务实、不尽力,口号喊得震天响、行动起来轻飘飘,把说的当做了,把做了当做成了;有的地方要求事事留痕,把“痕迹”当“政绩”;有的地方问责泛化滥用,动不动就签“责任状”、搞“一票否决”,甚至把问责作为推卸责任的“挡箭牌”,寒了基层干部的心。有的工作拖沓敷衍,遇事推诿扯皮、回避矛盾和问题,一点点小事都要层层上报请示,看似讲规矩,实则不担当、怕负责。有的拍脑袋决策,搞家长制、“一言堂”,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,容不下他人,听不得不同意见。有的搞华而不实的“减负”,表面上减少了一些日常事务,但到年底考核时又不得不做各种台账来应对检查,甚至演变为“减负效果好不好,就看材料厚不厚、加班多不多”。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不实,其实质是功利主义、实用主义作祟,政绩观错位、责任心缺失,只想当官不想干事,只想出彩不想担责,满足于做表面文章,导致群众热切期待落空,使党的执政基础受到侵蚀。

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,必须把干部的责任担当摆进去。部门党组(党委)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树立正确政绩观,不定不切实际的目标,不开不解决问题的会议,不发没有实质内容的文件,不做“只留痕不留绩”的事情。要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、精准化、常态化,充分运用纪检监察、巡视巡察、审计监督、财会监督、督促检查、调查研究、信访反映等途径,全面深入查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,督促各级党组织切实增强管党治党的责任感使命感,督促各级“一把手”扛起第一责任人责任,推动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切实担负“一岗双责”。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,完善不敢腐、不能腐、不想腐一体推进的工作机制,通过全方位、全过程、全周期从严治理,把踏实的工作作风体现到管党治党各方面各环节,落实到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身上。

三、工作作风关乎党和国家事业成败

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,关乎党和国家事业成败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:“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,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,责任无比重大,使命无上光荣。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务必谦虚谨慎、艰苦奋斗,务必敢于斗争、善于斗争。”

当前,面对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,推进改革发展、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绝不是轻轻松松、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范围广、触及利益深、攻坚难度大,对各级党组织正确判断形势、科学谋划改革、广泛凝聚力量、推动改革落实,对广大党员、干部精神状态、思想观念、素质能力、工作作风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。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“关键少数”,对全党全社会都具有风向标作用,要以上率下、引领示范。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:“我们脱离群众,干部特殊化是一个重要的原因。干部搞特殊化必然脱离群众。我们的同志如果对个人的、家庭的利益关心得太多了,就没有多大的心思和精力去关心群众了,顶多只能在形式上搞一些不能不办一办的事情”,“脱离群众,脱离干部,上行下效,把社会风气也带坏了”。

“风成于上,俗化于下。”领导干部工作作风不过关不过硬,党风社会风气就不可能好。孔子曾言:“子帅以正,孰敢不正。”顾炎武也曾说过:“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,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。”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,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,始终强调以信念、人格、实干立身,更要率先垂范,行得正、立得直,营造出一种向上向善、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,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,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,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。

风险越大、挑战越多、任务越重,越要加强党的工作作风建设,以踏实的工作作风凝聚力量,干在实处、走在前列。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敢于担当、敢于坚持原则,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,把功夫下到察实情、出实招、办实事、求实效上。坚决反对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、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,着重解决在人民群众利益上不维护、不作为的问题,虚心向群众学习,真心对群众负责,热心为群众服务,诚心接受群众监督,坚决整治消极应付、推诿扯皮、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。以好的工作作风振奋精神、激发斗志、树立形象、赢得民心。

[解读专家:王懂棋,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党的建设教研部教学秘书,教授]


下一条:“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”系列解读 | 第七期:从历年查处数据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成效

关闭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