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暨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

发布日期:2025-10-10点击:[]

讲座时间:2025年10月12日 下午14:00

讲座地点:龙湖校区4号楼311报告厅

讲座一:面向公共安全的取证大模型

主讲人简介:

付章杰,博士,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、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,“数字取证”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,工信部网络安全产教融合创新中心主任。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,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。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安全、深度伪造取证和区块链安全等。近年来主持国家信息安全专项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6项,发表论文100余篇,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。相关成果服务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等行业,获201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,2022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。

讲座二:智能网联汽车车内网络安全防护关键技术

主讲人简介:

崔杰,教授,博士生导师,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(网络安全学院)党委书记,安徽省杰青和杰青延续资助项目获得者,安徽省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,安徽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负责人,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,IEEE高级会员。担任安徽省物联网安全技术工程实验室副主任,ACM 合肥分会副主席,国际期刊IEEE TDSC、IET Communications等多个期刊的编委,担任IEEE IWQoS 2025、IEEE IWQoS 2024、IEEE DependSys 2025等10余个国际会议的大会主席和程序委员会委员,2020-2025连续六年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%顶尖科学家榜单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(其中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),在ACM CCS、IEEE JSAC、IEEE TDSC、IEEE TIFS、中国科学: 信息科学等顶级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300余篇,其中CCF A类论文40余篇,IEEE/ACM汇刊60余篇,谷歌学术引用近10000次,H指数57,热点论文1篇,高被引论文7篇。获国际学术会议IEEE TrustCom 2024、ProvSec 2023最佳论文奖4项。研发车联网身份认证与装备样机、安防联动和物联网安全服务等系统,在全国20多个城市部署,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,已转化应用4项。

讲座三:无人系统控制组件脆弱性发现方法

主讲人简介:

孙利民,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二级研究员/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,博士生导师,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,中科院大学物联网安全首席教授,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方向的学术带头人。牵头承担了中科院战略先导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、国家重大专项等20余项国家级项目,出版“物理域安全优先的工业控制系统主动防御”、“美国关键基础设施安全防护体系与策略”等6部学术书籍。围绕国家在工控系统安全的短板问题,带领团队研发系列化的工控安全检测与防护设备,在国家重要行业得到应用,在S&P、CCS、TOSN、TDSC、JSAC等国内外期刊或会议上发表论文300余篇,申请发明专利120余项,牵头国家标准“工业控制的信息物理融合异常检测系统技术要求”等或参与国家标准10余项,获得省部级一等奖4项/二等奖3项。

讲座四:结构信息的智能感知与博弈新理论及方法

主讲人简介:

彭浩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,教授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、优青、专项等项目30余项。研究领域包括互联网舆情安全、大数据异常检测、强化学习智能博弈等。近五年在IEEE TPAMI、TKDE、TPDS、TC、ACM TOIS、JMLR、AIJ、WWW、NeurIPS、ICML、SIGIR、SIGKDD等国际旗舰学术期刊或会议发表论文200余篇,授权发明专利40余件,学术论文获ESI热点/高被引论文12篇,谷歌学术引用超过1.3万次。

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加,学习交流。

研究生处、计算机学院

2025年10月10日

上一条:建校7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:西安航空学院李继广教授学术讲座
下一条: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申报工作通知

关闭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