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校长夏元清教授因在云控制与决策、无人系统多源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,荣获“2025年ACM China 杰出学者”。
作为国家级重点人才入选者,夏元清还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、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委员等多项职务,主要研究多源信息复杂系统的信息处理与控制、飞行器控制、无人移动平台协同控制、天空地一体化网络环境下多运动体协同控制、云控制与决策等。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,其中SCI收录800余篇,出版英文专著22部,中文专著3部,论文累计被引3万余次,并于2014年至今连续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,入选斯坦福全球前2%顶尖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。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,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,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1项,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,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等多个奖项。
夏元清首次提出了云控制系统概念与系统框架,形成了云控制与决策理论和技术体系。它继承网络化控制系统的优点,旨在引入云计算保证控制的实时性,将深度学习等智能算法与网络化预测控制、数据驱动控制等方法结合后部署在云端,实现系统的自主智能控制。在云控制系统中,将控制器部署在云端,被控节点由执行器、被控对象和传感器组成,部署在本地,控制器与执行器、传感器通过网络连接。在传统控制系统中引入云计算,将各种传感器感知得到的海量数据,汇聚存储在云端;在云端利用先进算法实现系统的在线辨识与建模,应用任务的计划、规划、调度、预测、优化、决策和控制。 提出模型-数据综合驱动的云控制理论,在云控制平台部署模型库与数据库,基于先验知识建立系统模型,采用历史数据学习系统输入-输出响应规律,综合驱动云控制系统高质量运行;建立云网边端协同云控制架构,数据经由边缘控制平台汇聚至云控制平台,进行全局统一决策,边缘控制平台承担数据预处理与局部决策功能,终端节点执行控制任务;提出云工作流架构下的云控制系统,将异构异质任务集群重构为具有前导后继、逻辑与依赖关系的细粒度云工作流形式,提升云控制平台任务处理效率与质量;设计跨集群大规模云工作流管理和调度架构,提出云工作流高效调度理论,核心指标云工作流和云服务接受率得到第三方测试机构的检测认证,相比主流水平提升30%以上;针对云控制系统从攻防两端展开隐蔽性度量、检测器设计等研究,提升系统安全性;在多源信息处理方面,提出系列量化策略及网络化数据融合法,提高了估计精度;针对无人系统不确定性问题,提出了复合变结构控制器设计方法,并给出了含时滞复杂系统的综合鲁棒变结构控制方法。
在云控制系统基础上,夏元清进一步提出动态云及其云控制系统。在多运动体跨域协同中,云计算的构成不应再局限于固定的物理设备或维护良好的数据中心,而是根据不同运动体应用场景下的实时任务需求等因素,将离散、分布式的终端计算资源统一管理,灵活进行资源调度、功能重组和服务优化,实现对天空地海各类动态系统的智能云控制与决策支持。在动态云控制系统中,由多运动体自组织形成天基云、空基云、地基云和海基云,通过一体化网络实现互联、互通、互操作,进而建立一体化跨域协同系统。不同层级的动态云既可相互连接,构成一个整体的混合云,也可针对特定任务场景,作为独立的云发挥具体功能。
“ACM China 杰出学者”由ACM中国理事会发起,旨在遴选在信息科学技术及相关领域做出杰出贡献、具有突出学术影响力的华人学者,入选学者每年不超过10人。入选者被授予“ACM China 杰出学者”荣誉的同时,将受邀在讲坛作主旨演讲,传播最新科研成果,促进前沿科学探索与交流。(通讯员 毕明理 田笑菲)